下班加油後,剛好看到鄉下獨有的麵包車停在那裡,所以選購了全麥吐司及五穀麵包。

完全不受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毒奶粉事件影響。

上星期五晚上到了台中也在興農超市買了六折的麵包,不知道為什麼是當天才出爐卻又打到六折,買了才想到會不會是受到毒奶粉影響,麵包生意下降之故??

 

我是個超愛吃吐司、麵包的人,要我不吃真是會讓我沒了食慾的,所以最近還是繼續吃麵包啦!

 

不過,媒體從上星期不斷的報導,卻使得台灣全島人心惶惶,不斷的爆料哪家廠家疑似有問題,也造成了不少廠家生意一落千丈。

 

政府的動作好慢台灣知道此事件都十幾天了,竟然沒有好好安定民心,任由人民慌恐怨聲載道。

先全面禁止中國大陸食品進口啦!然後快點立法,未來中國大陸食品進口每批都要檢驗,同時盡速清查台灣本島已使用有毒奶粉、奶精的廠商,把產品全部檢驗,不合格的全部消毀。

搞什麼組團到大陸調查??!聽了真是令人感到莫名其妙啦!

 

中國大陸的商人真的很黑心耶…(雖然同事說都是台灣人的錯,有毒的東西還讓它進來台灣…)

 

看了一星期的毒奶粉新聞,一直有疑問,為什麼要加入三聚氰胺??有什麼作用??但是沒有一家媒體有答案,只是不斷又爆出哪一家食品又出問題

剛好星期一早上收到中國大陸同事的電子郵件,我才瞭解了。看著毒奶事件已演變成全球性問題,日本新加坡等也都大刀闊斧地做出決策以遏止災情加劇,我想把這篇郵件POST出來,讓大家更了解毒奶粉是怎麼來的。

原文是簡體字,我翻成繁體了。

 

 

 

 

    我所學的專業是乳品工藝,剛畢業曾在某國內老大級乳業集團工作。職位---收奶員。

    這幾天的三鹿事件,沸沸揚揚。其實在我看來,沒什麼奇怪的,事情總是要被揭穿的,只不過是時間問題。三聚氰胺---冰山的一角。也許這個事件就要告下一個段落,也許僅僅是個序幕的開始

    離職的員工到處去說原來公司的壞話,這個員工一定是個沒有道德的人。曾經我也是這麼認為的,可最近我的想法變了,一個知道內情而不去告訴別人,眼看著別人吃虧上當的人,那才是個徹底道德敗壞的人。

    離職後,我沒喝過一滴奶!

    我先講一下,收奶的過程。奶農的牛奶由當地附近村鎮的奶站化驗收集,按品質高低,分等級付給奶農錢。品質的指標不外乎PH值、蛋白質、干物質這幾項。然後由奶站(當然了奶站是私人老板的)用罐裝車混裝後運到工廠,然後由工廠取樣化驗,測算指標同樣按品質高低,分等級付給奶站錢。不知道大家看出來沒,想沒想到這種操作模式會出現什麼問題?有人說了,不是天然牧場” “工業化收集嗎”?有,的確有。但是我只能說:兄弟,你很傻,很天真。

    奶農想多賺錢怎麼辦呢?簡單啊!摻水啊。那摻水指標降低了就賣不上好價了怎麼辦?簡單啊!摻xxx啊。奶站想多賺錢怎麼辦呢?簡單啊。奶站的奶是從

 各個散戶收來混裝到罐車的,有一家突然變質了,怎麼辦啊?全車都倒了嗎?幾十噸一罐的奶,蛋白質低了怎麼辦?干物質低了怎麼辦?PH值低了怎麼辦?有的牛病了打過抗生素怎麼辦?有的牛催奶打激素怎麼辦?

    話說回來了,奶農那點小計量能瞞奶站嗎?奶站那點小九九能瞞工廠嗎?如果我說,奶站不知情、工廠不知情。都是不法奶農幹的壞事,全國人民要把矛頭指向他們批判。那我可就真的,很傻、很天真。

 

  我們從來不拒收奶,因為我們知道,一件東西是要充分利用的,這樣才能取得最大的價值,獲得最大的利潤。我們分罐儲藏。最好的奶,供到車間做酸奶(發型酸奶或攪拌型酸奶),因為不是好奶做不出來。,其次做純牛奶,高鈣奶之類的。再差的奶做花色奶,即花生奶,早餐奶等。還有那些發酸的奶怎麼辦呢?當然不能倒了,做酸性乳飲料,就是廣告狂哄亂炸的,女人小孩都喝的xxx。這是本公司最大的利潤所在,一盒奶的成本,還沒有那個包裝盒值錢。還有那種臭的燻人的奶怎麼辦呢?簡單,做冰淇淋味道最好。還有那些又臭成黏稠狀的怎麼辦呢?做奶粉。當然這叫工業粉,它有它的用途,不是裝袋子就是上市場的。

    我們有全球最大最先進的立體式倉庫,媒體都贊揚過,可是你就沒想想這快速消費品,生產出來的就要賣的,搞那麼大倉車做什麼用?酸性乳飲料越存味道越好。那有人問了,生產日期怎麼辦?簡單啊,提前打一個月,你也許不信吧,因為在你心中那是小黑工廠做的事。那又有人問了,市場上賣的豈不是過期奶?我這麼告訴你吧!你手中那盒奶就是過期一週了,你喝也沒問題。因為你所買的奶是經過UHT高溫殺菌液態奶。

  

  關於UHT高溫殺菌乳到底有沒有營養,我不想再說了,因為這個涉及到某人在某年為中國提出的一個口號,我們正向這個口號邁進,別管你喝的是什麼奶,反正是牛奶。
  有個廣告,中國某企業已經是這種超高溫殺菌乳全球產銷量第一,難道是那些乳業發達國家真的比不上我們了嗎?其實是人家不生產這種乳品了。這笑話有點冷是吧。
  那有人說了,我們以後喝高端奶吧!廣告都說想過有品位的生活就喝那種奶。是啊,那奶是貴啊,貴的東西就好啊,那奶蛋白質高啊。高,實在是高,這一點澳大利亞人都服我們啊!

   我就不相信地球上的奶牛能擠出那麼高蛋白質的奶

   此言一出,某些專家就會來闢謠,又得列出一套數據理論,來引導大家。

   是啊,我嘴沒人家的大,錢更沒人家拿的多

    還有很多關鍵的還是不說為好,知道了對大家誰都不好,生活是美好的。

 

    真實案例看三鹿奶粉背後的恐怖的行業潛規則:

   目前鬧得沸沸揚揚的三鹿奶粉事件,作為一個可能的知情者和懂點化學的人,我也來談談我的觀點:

1.    媒體也好,廠家也好,國家質量監督也好,還是在怱悠大家,為什麼我敢這麼說,因為三聚氰氨根本不可能直接加入牛奶中,三聚氰氨的市場售價並不低,奶農不可能不計成本的提高濃度。其次,三聚氰氨水溶性較差,要想完全溶於牛奶比較麻煩,那麼為什麼煤體、廠家、國家質量監督要異口同聲的說是不法之徒加入了三聚氰氨?其實就是為了掩蓋一個更可怕的問題,那就是加入的其他毒性更大的東西,說穿了就是尿素。尿素做為一種便宜的農家化肥,真是經濟實惠的好添加劑

2.    為什麼要加尿素?因為各乳品公司收購鮮奶,測試的標準主要是奶的蛋白質含量,說穿了就是要氮的含量,尿素作為一種最普遍的氮肥,由於它獨特的分子結構,記得好像是二個氮分子配什麼我忘了,氮的含量當量高了,混入奶中。提高氮濃度,價格自然也賣得高了。

3.    尿素怎麼轉化為三聚氰氨的?很簡單,奶粉的生產過程中就是將鮮奶放在封閉的高溫環下,然後採取噴霧的方式直接轉化成粉狀就成了奶粉,而尿素在高溫下會產生變化,生成三聚氰氨。Ok,有毒的奶粉就這樣生成了。

 

最後,我再談談我怎麼知道這些內幕的。前幾年,是01還是02年,我記不太清楚了,在辦理一件帶黑社會性質的案件時,他們主要罪狀之一就是把持我市某區的牛奶收購市場,長期以次沖好,我們在辦安中就了解到,他們在牛奶中加入尿素,少量食用油,然後加大量水(良心好的加自來水,不好的就直接加池塘或者田裡的水),最後用專用的搅拌機進行撑拌。一批蛋白質濃度高的鮮奶誔生了,但最後幾個犯罪分子都翻供,說他們這種做法是普遍的,並不是他們發明的,後來我們專門去天友了解,確實如此。他們對牛奶收購中出現的這些問題根本沒有比較有效的檢驗措施或者是因為收購站點太多,沒有精力和金錢來負擔這麼大的檢測開銷,所以對廣大奶農的行為基本採取的是默認的態度,而且據在天友的了解,這種現象在全國的乳製品行業是普遍的,只要存在向奶農收購生奶,就普遍存在此類現象。所以三鹿事件的發生就是必然的,而且這次三鹿出了事,全國其他所有奶製品企業都保持沈默,沒有一家跳出來指責,什麼原因,大家看了我的帖心裡都有數了吧。最後弱弱的問大家一句,這樣的牛奶你們敢喝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e06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